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以小血管周围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在消化道,血管炎症一方面使胃黏膜血流障碍,黏膜保护屏障功能减弱,致使黏膜糜烂、出血,甚至形成溃疡;另一方面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使胃、十二指肠黏膜出现渗出性出血、水肿,而引起腹痛。
腹型过敏性紫癜严重者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过敏性紫癜的腹痛与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的腹痛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难以早期识别,而且在肠管出血水肿基础上并发肠套叠时,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肠坏死。因此,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
哪些情况属于腹型过敏性紫癜呢?
腹型过敏性紫癜腹痛的位置常不固定,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也可是脐周围及下腹部,亦可是全腹疼痛,也可以无固定压痛点,自觉症状明显但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恶心、呕吐症状相对较轻,有少数病人会伴有少量血便。腹部查体:听诊肠鸣音正常或稍活跃,压痛明显,位置不固定,无反跳痛。胃肠道彩超:胃肠道肠壁增厚水肿,阑尾区正常或稍肿大。
过敏性紫癜胃肠道症状及时治疗症状很快缓解,可以静脉应用激素治疗,我们科还开展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很好,包括热奄包、中药塌渍疗法、针灸、推拿按摩。
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警惕肠套叠?
肠套叠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肠壁小血管炎症反应,肠壁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成分外渗,浆膜下及黏膜呈节段性出血,导致肠管蠕动快慢不均,并在局部有明显的蠕动减缓以至痉挛,导致肠套叠;另外,胃肠道分泌物渗入肠壁刺激肠管引起肠痉挛也可导致肠套叠。
如出现以下征象就要警惕可能并发肠套叠:
1.腹痛持续加重,呕吐及便血明显,腹痛部位由不固定变为固定,且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出现果酱样大便;
2.腹部查体:腹胀,腹部体征固定,出现腹膜刺激征;或者腹部触及肿物,腊肠样或条索状,界限清,可活动;
3.胃肠道彩超:B超为首选检查手段,可观察到肠壁水肿增厚,纵切面呈明显的双管征或套筒征,横切面同心圆征。
4.过敏性紫癜腹痛患儿用糖皮质激索治疗后症状不缓解,且有加重趋势时应考虑合并外科急腹症。
肠套叠的诊断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断及治疗,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使肠壁发生坏死、穿孔,导致腹膜炎,甚至死亡。孩子发生肠套叠以后,病程不超过48h,全身情况好的患者可试行空气灌肠,早期可通过低压空气灌肠或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这对肠套叠既是诊断同时也是复位治疗的开始。如果不能缓解或者套叠严重,全身情况差则需要及时手术。
过敏性紫癜的急腹症相关并发症还有哪些?
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50%~75%,胃肠道症状通常是良性的,多数情况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但少数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紫癜患儿肠壁水肿、胃肠蠕动差、胃肠积气、胃肠蠕动差,易发生肠梗阻;2.血管炎引起的血栓形成,导致缺血和肠壁完全坏死,可引起肠穿孔;3.过敏性紫癜患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急性穿孔,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4.过敏性紫癜患儿胃及十二指肠破溃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大量胃肠道出血。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患儿突然出现反复的腹痛、精神差、便血或者大便形状的改变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而错过治疗时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