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不少中药“神贴”
号称能够“包治百病”
哪里不舒服哪里贴
你认为这是真的吗?
真实体验
本期《医本正经》健康小课堂“搬”到成医院治未病中心,正经君的小伙伴“童童”全程体验贴敷过程,吴节主任和主治医师何青峰示范讲解,带大家全面了解网购中药贴敷贴vs医院面诊敷贴的不同。
点击视频,一起来看吧
↓↓↓
中药贴不是想贴就能贴
长期对着电脑工作,又喜爱低头看手机,感觉颈椎有些不适。亲朋好友告知“童童”三伏贴可以“包治百病”,于是“童童”赶紧挂号找到吴主任要求敷贴。
哪知吴主任听了“童童”的要求后,先进行了望闻问切,还检查了舌苔。
吴主任解释,专业医师根据患者不同体质选择合适药物,选取恰当穴位,了解适应症、禁忌症、对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才能达到显著疗效。
这类贴的疗效的关键在于用药准确、安全性高、辨证取穴、定穴精确。
绝非“万能贴”,不能包治百病
吴主任判断“童童”的脉象为滑脉,舌苔比较腻,有湿气,加之夏季炎热多吹空调,辨证为寒湿阻体质。
吴主任解释,三伏贴主要针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肌肉纤维炎等寒湿痹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胃肠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经行泄泻、宫寒不孕等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并不是包治百病。
吴主任提醒,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孕妇、幼儿慎用;颜面部慎用;
贴敷局部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禁止贴敷;孕妇腹部、腰骶部及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禁止贴敷;既往穴位贴敷后出现全身过敏者,禁止贴敷。
不同病症,用药不同
在治疗室,何医生现场配制了“童童”需要贴敷的三伏贴“内里”——白酒、黄姜以及一大堆中药粉末(系医院配方,恕不能公布)。
原来每一味敷贴的膏药,都需要医师按处方精准制作,哪怕同一种病症,也需要结合体质和症状,配制不同的膏药。
何医生介绍,医生会根据处方配置不同的膏药,敷贴后才能对症下药。
医生面诊敷贴,精!准!稳!
专属“童童”的三伏贴制作完成后,何医生根据处方找准穴位进行了贴敷。
随后,何医生耐心细致的告知了贴敷后的注意事项:成人贴敷6-8小时;期间不要沾水;尽量少吃辛辣寒凉的食物;注意颈部、腰部、腹部、足部的保暖。
另外,敷贴中药贴还有这些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避免冷的刺激,风扇、空调、冷饮、游泳;
·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禁止贴敷;
·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进行发泡,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禁止贴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进流产;
·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敷贴时间不易过长,若没有不适症状,应严格按照敷贴时间敷贴,若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敷贴。
最后,再次提醒:医院贴敷,由专业医师进行诊察。
本期福利
体验券
体验项目:三伏贴一次或中医治疗项目(针刺和灸法)一次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