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怎么办看这一篇就够了

问题行为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题行为一直以来都是自闭症圈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却也是困扰家长最多的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行为问题”直播讲座,帮家长更有针对性地为孩子制定训练计划。在第一场由王学钢老师带来的《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要怎么办?》的讲座中,超过人参与,直播结束后依然有很多家长询问相关问题。今天,第二场直播就来教你如何用一套公式,解决孩子的个行为问题。

扫码立即观看直播

另外,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们就把王学钢老师分享的好方法告诉你,如果有用,记得在文末点赞收藏,也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噢。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要怎么办?王学钢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学而不厌,百炼成钢的学钢老师。非常开心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行为问题和应对策略,在今天的分享过程当中,首先分享一下行为问题的定义,然后再讲讲它的功能以及如何对它进行分析,最后的部分就是如何去应对性的解决问题。可能有些老师或家长会觉得,为什么要说行为问题而不是问题行为呢?我之前看一些文章或者是课程,里面都讲的是问题行为,没有叫行为问题。其实,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这两种翻译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为什么愿意把它用作叫行为问题呢?因为我觉得行为本身,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对和错,比如说打人或者用棒子敲击别人的头部,这就一定是不好行为吗?或者是坏行为吗?不一定,前两天那个中印发生边境冲突,拿棒子去打印度的越界士兵这不也是好行为吗?所以我个人感觉,行为本身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与坏。所以,我们面对的情况应该是行为带来的问题,所以叫行为问题会比较好一点。当然,如果有些老师愿意叫问题行为也没有关系,大家知道他们俩是一个意思就行了。

01

什么是行为问题?我们开始第一部分——行为问题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他们其实有自己不同的定义角度,我参考后做了四个维度的定义。第一类就是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第二就是干扰个人学习能力和社会功能的行为。第三是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第四是使个体接触强化刺激减少的行为。前3个都比较容易理解,最后一个从广义上来讲指,如果某个行为导致孩子得不到强化,或者得不到正向行为的结果,那也可以算作是行为问题。大家觉得行为问题是我们谱系的小朋友所独有的吗?答案肯定是不对的,回忆一下我们上次出现行为问题,例如上次发脾气是什么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可能有些家长或老师说就是刚刚刚发脾气。所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行为问题,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会有,只不过是谱系孩子们的行为问题可能在展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稍微超过了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行为问题是人人都有的。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ASD孩子普遍有行为问题?

我总结出四点原因:第一,机能异常。我看到很多谱系孩子的身体机能,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痛觉,温度等跟我们不一样,所以他们才会出现行为问题。举个例子,有一个主持人叫金星,曾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她去了北京的一个自闭症康复机构,她一进门就有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趴到地上闻她的脚。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问题出现呢?后来他一问老师才知道,这个孩子他的嗅觉异常,他特别愿意通过嗅觉去获取别人的信息,所以不管碰见谁,要么闻头发,要么闻手,要么闻脚。所以,这个孩子所谓的行为问题可能就来自于他的嗅觉是异常的。另外一个案例,有一个9岁孩子,他特别喜欢用东西夹自己的手,因为他要寻求痛觉刺激,我们都觉得特别特别疼了,但他可能会觉得很享受很舒服。所以,我觉得很多孤独症谱系孩子他们有行为问题,根源之一就是他们的机能是异常的,身体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曾经我看过一本书叫《雨中起舞》,里面举了一个小例子,主人公在卧室里面躺着,听到厨房的水滴滴下来的声音,听起来就非常刺耳。还有很多孩子在卧室里玩积木,奶奶在厨房里炒菜,孩子听到往锅里放油滋啦的声音,可能就觉得受不了,然后会尖叫、哭闹,可能也是因为听觉方面的异常。第二,共病很多:癫痫、代谢、过敏等。谱系孩子本身含有很多共病,比如常见的儿科和内科、消化系统、精神科类的疾病,常见的有癫痫、代谢、过敏等。以前我教过一个特别可爱、乖巧的小朋友,他每年从三、四月份开始,一直到六月份结束上课的学习品质非常低经常在课堂上挠挠蹭蹭。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小朋友花粉过敏,花粉的小颗粒附着在皮肤上面,他觉得特别的痒,从而会导致他们出现行为问题。第三,能力较弱:表达、解读、自控等。谱系孩子自身的能力比较弱,比如表达、沟通、解读别人的情绪、想法、自己控制等能力可能不够,这个时候就会用行为问题来表达。例如孩子不会说“请你走开好不好”、“你挡到我看电视了”,就会尖叫,咬自己,抓头发,跪在地上等行为问题的形式表达。第四,标签效应。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所展现的所谓的行为问题,其实普通小朋友身上也会有。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后,看他的行为就是刻板、自我刺激等。除非是孩子的这一行为所展现的频率和强度太过,不然的话,大家就一定不要太过于紧张,把是普通孩子身上也都会出现的行为,就完全归属于行为问题,这是不对的。我之前家访时见过一家档案,小朋友开心的拉绳子牵着一个小玩偶绕圈跑,家长跟我说“王老师你看这不就是刻板的转圈吗?你看还在自我刺激。”我说:其实别的小朋友玩,可能也会转,只不过别的小朋友可能顺时针转完后继续逆时针转,可能还会单脚跳着转。所以,家长首先心态要放平和。第二就是我们要知道普通小朋友也会有这方面的行为,只不过我们的孩子如果超过了一定范围的话,那就需要去介入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行为问题孩子们都会有,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比较多呢?上面说到的前3个原因非常重要。

02

行为问题有哪些功能?通常来说,行为的功能一般有以下4个方面:在这4大分类中,我们会把获得注意力和获得物品,归类为社会性正强化,然后逃避/避免延迟归类为社会性负强化,自我刺激部分归结于自动强化,包括自动正强化或自动负强化。(在这里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如果大家有时间,欢迎学习我们的《指南针课程》和《IDEA特教基础理论课》)

小测试:小明上课接话,请问他接话的功能是什么呢?

A获得注意力B获得物品/活动C逃避/避免D自我刺激正确答案是选B,因为这是我之前上课的一个具体案例。他每次一接话,老师会让他罚站,他一站起来就会特别开心,因为站起来就可以获得活动,原来他喜欢坐在远处的那个女孩,每次罚站就能看见那个女孩了。所以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要具体分析功能。

小测试:小明上课尿裤子,请问尿裤子的功能是什么?

A获得注意力B获得物品/活动C逃避/避免D自我刺激正确答案是A,因为这也是我的一个真实案例,小朋友尿裤子是为了获得注意力,希望老师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xmancapsule.net/nxbl/7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