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裂纹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裂纹病发生原因分析

关于苹果果实的裂,潜意识当中是简单分为两类的一类为害稍重点为裂果,一类稍轻点为裂纹,可是不管哪种裂,只要裂了,就会严重影响到果实的外观品质。

关于裂果,它多发生在果实不正常的组织部位,引起的原因很多,如锈斑、苹果黑星病、苹果锈果病等病害会引起,甚至日灼等也会引起,甚至严重的水分供应不匀也会引起裂果,这种情形较少见。

关于裂纹,就比较常见了,几乎现在套袋苹果都会多多少少遇到点裂纹。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裂纹,有的说是缺钙,有的说是前期旱、后期涝,有的又说后期干旱温度高也会重,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实际上本质是相同的。

裂纹病在富士系、王林等晚熟品种上均有表现,且以富士系较为明显,主要发生在梗洼及果肩部位,以果点为中心,横向产生放射状裂纹,随裂纹的增多,相互连成网状,使果面变粗。

一、裂纹产生的机理:

裂纹产生于果皮上,那么裂纹的产生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果皮细胞本身存在缺陷,例如缺素引起的皮孔星状隆起导致的裂纹,另一个就是果肉细胞与果皮细胞发育不同步,尤其是果肉细胞分裂生长迅速时,便将果皮细胞顶破。

二、裂纹产生的具体原因:

1、环境因素:

土壤含水量、大气温湿度、降雨、风等是诱发裂纹的重要因素。

这个因素较为常见,苹果生长发育期间干旱、高温、多风等果园环境突变是裂纹病发生的直接诱因。

A:对于局部时间周期内来讲:幼果的发育是呈现一个S曲线发育的,具有两个果实膨大期:在每一个膨大期内,如果连续多日高温干旱后,突将阵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雨过天晴又遇连续高温会导致裂纹病的大发生。所以有不少的裂纹其实是在袋内就已经发生,仔细观察即可看出迹象。

B:对于果实整个发育周期来讲:苹果生长前、中期高温干旱,白天袋内温度经常会超过50℃,而正常情况下温度应该维持在35-45℃,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短,停止生长早,加之袋内果实皮薄细嫩,在后期撕袋后,如水分充足无论是人工灌水还是自然降雨,果实二次膨大速度会加快。由于果肉细胞分裂速度快,果皮细胞分裂慢,内外细胞分裂速度的差异导致果实发生微裂。裂口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或接近成熟期。这个是多数裂纹形成的气候原因。

苹果关键生长发育时期,如果湿度和温度变化无常,如长期干旱后后出现大量降雨,或连续降雨等恶劣气象条件很容易造成果锈、小裂纹。苹果“肩部”裂纹重的原因在于此处果皮细嫩,苹果生长后期当果肉细胞仍在继续膨大时,如果此时温度下降,果皮就会收缩,而仍在继续膨大的果肉细胞则会撑开果皮,导致果皮出现裂纹。连续降雨多,苹果裂纹重;苹果摘袋后,如果每天有露水且上午11时之前果面不干,苹果裂纹重;地下湿度大,苹果裂纹重;气温不稳定,苹果裂纹重,此外,摘袋不及时或苹果采收不及时,梗洼裂纹会加重,如嘎拉苹果,摘袋后7天没有采收,20%以上苹果会产生裂纹。

2、营养条件:

A:果园的土壤营养条件和苹果裂纹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均衡的果园,极少发生裂纹现象。土壤中钙、硼、氮、钾等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与裂纹发生直接相关。当土壤中钙、硼含量不足,或氮含量过高时,苹果裂纹病加剧,土壤补施硼肥和钙肥、增施钾肥均有助于缓解裂纹病的发生。长期生草的果园土壤养分、水分供应平衡,裂纹病发生比清耕果园轻。

B:特别强调的氮钙比。

大家都很重视补钙,钙与果皮关系确实非常密切: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能与羧基结合(甲基化的果胶),形成离子键,将临近的果胶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大量的果胶酸钙,从而增加细胞壁的硬度和可塑性、弹性。但是如果钙素不足,就会导致果胶酸钙减少,可溶性的果胶会增加,进而使细胞间产生分离现象,易形成裂纹。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从所有的实践案例来看,单纯补钙并不能消除钙失调症的出现,只能是降低而不能消除。

因为发现苹果果肉中的氮钙比一般在10-30之间变动。当氮钙比为10时,果实一般不发生钙失调症;当氮钙比达30时,多数情况下将发生钙失调症。增施氮肥可迅速改变果实中的氮含量,而果实中钙含量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氮钙比升高。苹果种子发育停止后的果实膨大期间,果肉中氮的含量增加过快,会加剧裂纹的发生。这些裂纹起初沿皮孔扩展,到后期形成明显的横向裂纹。为预防果实钙营养失调引起的裂纹,控氮增钙更容易收到实效。

3、栽培管理:

果园管理粗放,树冠郁闭、内膛通风透光不良,导致果皮角质层发育不健全,弹性降低,裂纹病发生重。果实阳面通常着色均匀,极少发生裂纹,而果实阴面极易裂纹,尤其是两果邻近的阴面区域,往往成为裂纹的集中发生区。套袋果脱袋后遇雨或遭遇极度干热天气也易裂纹。

这一点是裂纹发生与果皮结构关系决定的,容易裂果的都是角质层比较薄,而且果皮细胞大的。

4、套袋的质量:

雨水流入果袋中,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天气,由于袋内湿度比较大,持续时间长,而导致梗裂,果面裂纹。

5.品种自身特性?

除却裂纹发生与果皮的蜡质层薄厚健全度、果皮细胞大小这些自身特性相关外。

假想?似乎与果形指数也有一定关联?果形指数越大的品种比果形指数小的品种,整体裂纹发病轻;同一品种,果形指数大的果实比果形指数小的果实个体发病要轻?当然,裂纹发生轻重与果形指数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个会不会与果皮细胞的排列方式、分布,甚至是后期果肉细胞的膨大方向有关呢?期待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验证。

裂纹病防治建议

防治裂纹病更全面呢?我们从水肥、植保、栽培管理等角度,按照果树年管理时间轴,从今年秋季收获时开始,简单谈一谈:

1、秋施基肥时期:

要重视多施有机肥,平衡施肥,来不断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逆性,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并且充分利用秋季施肥,对根系多余的备用根或者说是冗余根系进行断根修剪处理,一方面提高吸收根比例,另一方面降低总根压,起到平衡地下地上营养关系,避免果树进入雨热同季时因气候忽干忽湿,导致的果实生长忽快忽慢。

2、冬春剪时期:

A:优化树形,要疏除过多枝条,打开光路,疏通水路,降低树冠内湿度,减少内部寄生区。

B:萌芽水需要灌足,推迟花期,助于抗逆。

3、花露红期:

A:喷施一次硼肥,不单可以提高坐果率,可以预防因缺硼而发生的旱斑病,旱斑病严重发生,同样会导致果实的皲裂,损伤,甚至不长。

B:疏花疏果工作要提前做好,节省营养,促进果实前期快速发育,有利于这些集中营养的果实,角质层发育更健康。

4、幼果期:

A:花后40天内,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满足前期细胞分裂重点期所需;如果此时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可间断性的在傍晚向叶面喷水,以叶面滴水为宜。如果更配合加入1%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钙、氨基酸钙等效果会更好。

B:植保药剂选择,尽量选用对果皮细胞无刺激的药物,切勿用劣质乳油类产品,不单刺激果皮细胞木栓化增殖,还溶解蜡质层,不利于蜡质层的形成。波尔多液在套袋前,也是禁用的,刺激果皮。

C:钙肥叶面喷施,最好遍遍添加。

D:套袋前进入花芽分化期时,磷钾肥要施足,氮肥尤其是速效性氮肥尽量不要施用过多,否则果肉细胞增长迅速,极易形成皲裂。

E:有条件的一定建议推行生草管理,可以有效调控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应。

5、套袋:

套袋时,纸袋选择一定是防水抗裂透气性好的木浆纸袋,而且套袋操作一定要注意袋口务必扎紧,不能让雨水顺果柄流入袋内,否则极易因袋内长时间湿度大,而导致梗裂和果面裂纹。

6、果实膨大期:

A:重视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保持稳定的土壤含水量,保证果皮细胞和果肉细胞匀速稳步膨大。

B:即使套上袋子了,也可以叶面喷施钙肥,多多少少都会起到补充的作用,叶丛叶吸收效率其实还是蛮高的。 

7、摘袋时期:

A:脱纸袋,避开干热、多风、骤热变温天气,双层纸袋建议分两次脱袋。

B:摘袋后,有条件的尽量摘叶、转果,除了助于上色,其实好多裂纹是在摘袋前后发生的,并且据观察,果实阳面通常着色均匀,极少发生裂纹;果实阴面、两果相挨着的阴面区域,或紧贴叶片的果面容易裂纹。所以转果工作,就更需要注重了,尤其是通风透光差的园子。

·END·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xmancapsule.net/nxbl/6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